巴哈平均律第一號前奏曲 教學 (三)

⊙ 巴哈的個人特質


巴哈 (1685-1750) 他性格內向,不追求功名

不講效果,並具有濃厚的家庭意識

他不少作品是寫給他妻子和孩子的鋼琴教材

他的作品主要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情感

不考慮聽眾,他是為自己而寫音樂作品的

⊙ 當時的樂器

18世紀初的鍵盤樂器有管風琴和古鋼琴

古鋼琴分大鍵琴和小鍵琴

 

⊙ 樂器的聲音特性 :

大鍵琴 (又稱羽管鍵琴)

大鍵琴按下琴鍵,是通過撥子撥動琴絃發聲

因為撥子是以鳥類的羽毛管製作而命名

它比小鍵琴音量大,音域寬

但因撥弦,很難表現力度的強弱對比

 
 
 
小鍵琴 (又稱擊弦古鋼琴)

 

有一層鍵盤,有腿,立在地上

最小的可以放在桌子上演奏

是用與琴鍵相連的銅片敲擊琴弦而發音的,音量較小

但​​音色明亮,有強弱表現

最早的小鍵琴有二十根弦,到Bach的年代已增加到五十
 
根弦,每一個琴鍵有一根弦。


但“平均律鋼琴曲集” 究竟使用的是大鍵琴還是小鍵琴

目前還是有許多不同說法….

⊙ 關於彈奏法 :

因為當時大鍵琴和風琴都無法彈出漸強和漸弱,

所以力度是階梯式的


但因現在的版本越來越多,在各家不同理論之下

或許還是會在琴譜上看到要漸強漸弱的標示就是


在力度的把握上 

巴哈時代的古鋼琴沒有強烈的音響變化 ,

更傾向於內部力量的變化

因此彈奏時情感是內斂的

通過音樂的進行 , 旋律的走向

音型的變化使人感受到一種內在張力 。

其實還有許多更深入的彈奏法

不過在初期若我們能簡單了解樂器特性和背景

在彈奏上就已經幫助很大了

也讓我們在彈奏之餘多了一分樂趣

想想我們可是在彈奏240年前的音樂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