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 Salonga – Two words 鋼琴譜下載

這次打譜感覺真的很不一樣

除了特別慎重外,也多了一份幸福感

我很真誠的希望你們都要幸福

這可是我的小小心願喔   …..

  關於這首歌的介紹


這首歌是菲律賓的音樂家Louie Ocampo與Freddie Santos

替音樂劇歌唱家Lea Salonga的婚禮量身訂做的

Lea Salonga並用了歌曲來做婚禮誓詞

看影片就知道對方已經感動到拭淚了 ….


  歌詞中英對照

In a while, in a word,
過了一會兒,簡單來說

Every moment now returns.
點點點滴 現在都湧現心頭

For a while, seen or heard
經過這一段日子

How each memory softly burns.
我感覺每個回憶在溫柔地發燙

Facing you who brings me new tomorrows
望著將帶給我無數個新的明天的你

I thank God for yesterdays
我感謝上帝給了我以往這些日子

How they led me to this very hour
感謝他們領我進入這個特別的時刻

How they led me to this place… 
牽引我來到這美麗的殿堂…

Every touch, every smile
每一次接觸,每一抹微笑

You have given me in care
都在你的呵護中傳遞

Keep in heart, always I‘ll
我會永遠把這些珍藏在心裡

Now be treasuring everywhere
珍藏每一個角落

And if life should come to just one question,
而如果生命只給我一個問題

Do I hold this moment true ? 
我會不會讓這個片刻真實?

No trace of sadness,  Always with gladness…
沒有一絲感傷,我會永遠樂意地說:

“I DO”
「我願意」



鋼琴譜下載 (含小提琴譜) free !!!

OVE檔下載  LINK

PDF 檔下載  LINK

Lea Salonga – Two Words by on Scribd

關於大稻埕電影中的歌曲



西元1836年

孟德爾頌 :「乘著歌聲的翅膀」

這首歌曲為孟德爾頌25歲時(1836年)的作品,
當時他已在杜塞朵夫擔任樂團指揮,並身兼指揮家、鋼琴家、作曲家等多重身份。
「乘著歌聲的翅膀」雖短,但其高雅而動聽的旋律,早是孟德爾頌的代表作品之一。

 歌詞取自德國浪漫派詩人海涅(Heinrich Heine)的詩作,敘述在夢境中與愛人共乘著歌聲的翅膀,悠遊於恆河(Gange)河畔美麗景致的景況。

西元1923年
蔣渭水 「治警事件」


治警事件是日治時代知識份子最大的公共政治案件,是殖民地住民反專制,爭取參政權的宣示。

西元1930年
郭雪湖  「南街殷賑


 

這是郭雪湖繪於1930年的名作,描繪日據時期台北永樂町(今迪化街)熱鬧的街景,「殷賑」意為富饒,應該是典出於北魏酈道元《水經註 沔水》:「襄陽郡,荊州刺史治,邑居殷賑,冠蓋相望,一都之會也」。由畫中景物、畫題可知作者想要表達的是當時繁榮、富裕的生活景象,只是這種景象就如同畫家刻意加高的樓層,其實是一種文明想像,因此並未產生深遠的文化影響力

西元1933年
鄧雨賢  「望春風」

1933年,出版桃花泣血記唱片大發利市的古倫美亞唱片負責人柏野政次郎,決定繼續朝台語流行歌曲發展。於是委由鄧雨賢作曲、李臨秋作詞的望春風問世。也因為柏野相當重視該曲,不僅將此曲交由新文學運動的陳君玉負責宣傳,並商請旗下歌手,也是桃花泣血記的主唱者純純(本名:劉清香(1914-1943))負責演唱錄製該曲。


西元1943年
呂泉生  「丟丟銅仔」(採譜)

一九四三年四月二十日,呂泉生記下了《丟丟銅仔》這首宜蘭民謠,並且編成了合唱曲。戰爭末期,日
本殖民政府嚴厲推行「皇民化運動」,當時有一群台灣青年組織「厚生演劇研究會」,排演舞台劇《閹雞》。呂泉生負責音樂的部分,將《丟丟銅仔》和《六月田水》等曲子搬上舞台演出,令觀眾隨著旋律手舞足蹈起來,日本警察認為這幾首台灣民謠的民族意味太濃厚,第二天就下令禁唱,當時劇團的代表王井泉對這些歌曲淪為被禁唱的命運,曾說了這樣的一句話:「不許唱就不唱,有什麼大不了!總有一天,我們必定會開懷恣意的唱!」– 引用台灣大百科全書

 

西元1990年
林強  「向前走」

《向前走》在台灣流行音樂的發展歷程中,也的確稱得上一張有著時代意義的唱片。在《向前走》發行之前,閩南語多數時候被理解為只適合一些慢節奏風格較悲傷的歌曲,台語唱片的市場也遠遠小於國語唱片。,但《向前走》 證明,原來閩南語也可以唱出這麼搖滾的味道。– 引用維基百科

河流 (女生四部合唱)

這是我第一次嘗試創作合唱曲

也是五年後又再次拿起麥克風錄音

其實我一直覺得我不是很會唱歌的人

所以對麥克風總是有些恐懼感

不過或許是創作到了一個階段

總是想要再嘗試以往沒試過的音樂風格

以前主修聲樂所以對於合唱曲雖然已經久久沒碰

但還不算陌生

這次錄音的方式也是即興的

左手彈琴右手拿麥克風

主旋律錄好就可以開始錄製接下來的二部三部四部

(我真的很懶惰所以只有簡單寫好Melody, 其它就見機行事囉 !)

 

期間比較讓我舉棋不定的

是關於伴奏的樂器

最初用鋼琴但一度想改成弦樂四重奏

最後想要強調人聲的聲線交錯

決定連鋼琴伴奏都拿掉只用了一把低音大提琴

一個人錄合唱曲其實蠻有成就感的

開心的一天 …..

 

歡迎大家自行下載練習分享 ^^   LINK

<

音樂小天使新專輯《幸福時光》

  專輯內容及介紹   LINK

在網路上以「音樂小天使」為名,

姚欣蓓多年來以 New Age 與心靈音樂為創作領域。

她以豐富的創作動能、纖細的心靈感受

與令人平靜的音符,

在網路上獲得廣大的回響,

不但長年盤據 StreetVoice / New Age 類排行榜多項名次,

「手心的溫度」更獲得 StreetVoice 2012

音樂作品人氣榜全站榜首。

「幸福時光」是姚欣蓓從上百首創作曲裡整理挑選、

重新混音後發行的首張個人創作專輯,

收錄「手心的溫度」、「初相遇」等網路人氣作品。

 

創意與叛逆

每個星期去宜蘭教書

是我既掙扎又快樂的日子

掙扎來自必須花將近3個小時的車程才到的了學校

快樂當然是能夠看到可愛的學生

與學生分享我的生活、創作….

當然,快樂總是多很多

讓我也甘之如飴

這幾個星期,我教學的主題是藝術中的創新

給他們看了20世紀前衛派音樂始祖

約翰凱基 (John Cage)的作品 — 4″33秒

一個看起來荒謬,但在表層下卻是嚴肅的創作

在這段時間、演奏者演奏出無聲的音樂

說是無聲、但空間內出現群眾小聲交談的聲音、空氣的聲音、呼吸聲…..

我很喜歡一段話 : John Cage把音樂從音符中解放出來 !

往往,我們很難從既定的思維跳出,是因為以為就是如此

但是,其實還有很多可能性,等待我們去發掘。

4″33秒的樂譜 (不要懷疑,真的只有這樣…)

值得一提的是,John Cage 對道家、易經、禪學極有興趣,造詣頗佳,他曾跟著日本哲學家

鈴木大拙 (Daisetz Teitaro Suzuki) 學禪,近而將易經和禪宗的思考觀念嵌入音樂創作中。

就如同杜象的噴泉 — 在小便斗上簽名成為藝術作品

誰有想到會成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藝術作品 …

這不禁讓我想到,久石讓曾在他的書中寫道 :

創作,就是敢將杯子說成花瓶

如果一心想著必須遵循特定模式,精神就得不到自由。

觀察東西時,如果能不受固定概念的束縛,

那麼即使是看著相同的風景

也說不定能夠從中感受到更多 ……….

 

關於鋼琴教學

 
的確是這樣

10個學生裡,大概有2個是真的喜歡音樂

4個喜歡彈琴不喜歡練習

3個沒感覺都好

一個是拒絕練琴被逼來的 ……

每個孩子都是我的寶貝,

我不會因為他們不喜歡音樂就排斥他

反觀,深深替他們覺得可惜

因為這一小時的上課和來回車程的時間

也許可以做更多令他們快樂的事

但是我只是鋼琴老師,如果用這一小時的時間

做教學以外的事情,我會覺得對不起家長和自己

這種深深的自責感,讓我後來無法繼續大量教學

到最後,也因為連這些用功學生也因為課業無法繼續學習了

我終於下定決定轉而教大人 ,直到現在 !

這就是我的教學歷程

雖然可惜,不過我很開心那段與小朋友相處的日子 。

現在回到學校帶高中生的音樂課,又是另一種感覺

可能自己就是長不大的小孩,對於高中生

反而感到很親切,沒有距離和代溝

教學不是上對下,而是同輩之間的分享 ….

因此,每星期的音樂課,都是我最期待的日子 ….

無論是音樂創作或是教學

都讓我覺得很快樂 ^^

創作這條路

其實我從來沒有立過要當音樂家的志願
因為我覺得練琴很辛苦
念音樂班,是很突然的決定 (之前有跟大家說過)
會選擇主修聲樂 ,
也是因為知道練習聲樂不可能像彈鋼琴一樣
一天練8小時

當初可音樂班就是這樣憑著一點點小天份
和上台就很放得開的個性
就不知不覺一路念到了研究所

這就是我的學音樂歷程
但其實,我心裡知道我最愛的還是創作和教學
在創作的這條路上
要很感謝我的母校聖心女中
當時學校每年都會舉辦歌唱和創作比賽
在國二那年,得了創作組一名 (這是我有生以來的第一名)

當時的評審是林隆璇和丁曉雯
拿到他們的鼓勵評語,只能用雀躍形容 !
當初如果沒有他們的鼓勵
應該不會有信心和動力開始日後的創作

我想,就是這個時候種下創作的種子吧 !
因為上了音樂班直到研究所畢業
就再也沒有碰過,也沒再想過這件事 …

直到投入全職教學工作第五年
有點倦了,也累了 
無力感越來越多
為了轉換心情
才又開始學習電腦編曲

沒有到這一學,喚醒了我沉睡多年的熱情
就這樣,直到現在 …..

把李國修老師的名言換一下
人的一生 ,如果有一件事情讓你覺得興奮
那就值得了 !